留学学什么中国落后?
说几个点吧,应该能反映出一些问题来
1、关于中国大学学什么
A、前些日子看武书连的排行榜(注意,是武书连不是QS),国内前十的大学里,有8所都是综合性大学,这个“综合”两字很重要,因为意味着这些学校偏文轻工,意味着即使你在这些学校里学了理工科专业,也基本上接触不到什么前沿的研究(毕竟人家的排名指标里面研究水平这一项是软指标,而且比例也不高);而排名靠前的理工科大学里,像中上985的中山、西工大、西北工业大基本都是偏理工科的学校,它们的工科基本都能接触到比较前沿的东西。所以从接触知识的角度来说,还是推荐大家报考偏理工科的综合型大学,虽然可能排名不显山不露水。当然,这类学校的门槛也比神马都强的那种学校高很多。
B、中国的教育机制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制度,这就使得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存在着层次分明但是又互相联通的阶梯,上一个梯子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你就与梦想背道而驰,只要你继续努力,你还有很大的概率在下一个梯子上成功;同样地,如果你很幸运地在第一个梯子上面抓住了机会,也不意味着你就要得意忘形,因为在后面的梯子上你可能会遇到更厉害的人。这种制度设计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是它使得每一个考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合适的学校和合适的专业,只要你够努力。 而外国大部分的国家都是遵循“宽入口,窄出口”的原则,也就是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模式跟我们的高考类似,都是为了选拔人才,只不过他们不像我们一样把所有人划分出来进行分层教育,而是尽可能地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通才,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或者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再来确定他们的专才之路。当然,这种体系下也有它的弊端,就是容易造成社会分化和人才的浪费。
C、谈到选校选专业,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大家都明白但是又不愿深想的问题——就业。国内的就业情况确实比国外要残酷一些,尤其是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出去读书你的语言能力能够帮助你找到很好的工作的话,何必要回来挤破头争那几个就业岗位呢?
2、关于中国大学教什么
A、以本科教育为例,不管什么专业,不管你是什么层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上课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本专业最经典最有价值的基础理论知识。或许外国的一些私立院校为了迎合学生的需求会设立很多水课(容易得高分但实用价值低 ),但是像牛津剑桥这种地方肯定是没有的,即便是美国的前十名校,哪怕是以自由放任著称的最崇尚个人主义的哈佛,教授们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很强烈的使命感(虽然这种使命感和中国老师强迫学生学习的感觉不同,但是的确是有着教育救国之类的情结的 ),愿意花相当的时间来给学生讲述本学科的经典理论和知识体系的。
B、除了课堂上的内容外,国外的导师制也是值得中国高校借鉴的。在国内,导师一般都是硕导博导,只有个别大牛才有资格称为导师。但是在国外,只要是正儿八经的大学,不论排名多少,每一位新生进校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导师,导师主要负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和指导,以及以后研究生项目的推荐。
导师对学生一般不存在中国式那种严师出高徒的压榨,而是尽力去引导,并且帮助学生完成科研任务以及申请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