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什么时候开始著名?
1956年,中文系教授戴思博在《中国语文通讯》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再论中国文字改革〉的文章。文中他提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见解——汉字是可以并且应当拉丁化简化的!这篇文章立刻引起强烈的反响。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讨论简化汉字的问题了。但是像戴博士这样敢于发表自己对简化汉字看法的人却不多。他的文章为日后中国文字与信息科技接轨埋下了种子。 时势造英雄。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正是中港两地的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热切追求「现代化」、「科学化」的时候。随着内地文改方案的施行,简化字在大陆遍地开花,推广极快。很多大陆学者到港求学或者交流,带来新的思想新的气象。在这个大背景下,戴博士的简化汉字主张很快在香港学界获得响应。
60年代初,香港中学华文教育委员会成立,并先后发表了三个有关汉语教学及研究的报告。这三个报告分别就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小学华语教材以及汉字简化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其中报告对汉字的简化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应「继续探讨并推行适合于香港情况的简化方案」。他们还特别指出,「由于香港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层次的社会,语言问题尤其应该谨慎处理……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应该从实际入手,切忌盲目跟风,自设樊篱。」这个报告无疑是对戴氏观点的最好注解。 在香港学术界的推动下,1978年,香港政府正式颁布了《简化汉字表》。
此后,又陆续公布了几种用简体字编写的新版语文课本。虽然官方一直以「不强制推行简繁字体」为依归,但香港使用繁体字的报纸和书籍却在逐年减少。到了今天,香港已经基本实现了向简体字书写制度的过渡。
香港的现代化教育事业创建于20世纪初。1911年香港成立了第一所师范学校。1912年成立香港大学;1937年,香港的第一所理工学院成立。 世界高校排名中TOP50的香港高校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世界高校排名200的香港高校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高校的强势专业有传媒、金融、计算机、建筑、医学、心理学等。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HKU),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大学和亚洲一流学府,英国皇室成员、殖民地官员和富商之子为首批学生,其学生于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1948年《福布斯》全球大学排名榜上,与爱丁堡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同处全球十强。 香港大学自1912年3月正式开学以来,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校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奠定了亚洲一流大学的地位,其医学、商科、人文、物理和法律都是世界一流。 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25位; 在2018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52位; 在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69位; 在2017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居世界第92位。 香港大学校徽为一枚盾形徽章,上方写有拉丁文“香港大学”。徽章中间有中国古代屋顶图案,周边环绕五小星。中国古代屋顶图案代表香港大学是中国的一部分。徽章顶部的十字星则代表香港于1841年7月1日成为英国殖民地。徽章底部是三本书,左为英文典,右为中文典,中间则为希腊文典,分别代表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代表港大以中西文化并重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