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面试会问什么问题?
我参加过两次自主招生的面试,一次是南师大的,还有一次是西大附中的。 南师大的是无领导小组讨论,西大附中的是半结构化。 先说无领导小组讨论吧。大概是有八到十个学生同时进一个教室。然后题目给半个小时的时间阅读,有草稿纸和笔。之后开始论述,时间一个小时。题是这样的——
目前中国高考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分省命题导致不同省份的学生所面对的试题难度不一样,有些省份的考生比别的省份的考生考得更轻松;又例如考场中有的考生没学过某道选择题,但是他的旁边的考生却做过此题。这些问题让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受到阻碍。
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和对未来的设想谈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题目有点记错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我当时是第二个回答问题的人,第一个同学说了十五分钟,我们组其他人都没有发言。所以到了我们的时候,老师只让我说三分钟,我还剩两分钟左右。(哈哈,是不是特别幸运!)于是我就着重讲了我对于高考改革的看法。我的观点是说应该改变现在这种试卷的难度系数一样的状况,实行分区命题,增加试卷的区分度。这样能力强的人就可以跳出来,而笨的人也不会占便宜了。
西大附中的面试要复杂一些。首先按照高一到高三的顺序抽题目作答。高一是关于中小学减负的(每个学校必问的题目,随便搜索一下就有,这里就不赘述了);高二的是关于高校招生改革的(问题如下:现如今我国高考改革方案层出不穷,上海、浙江实行的三段式高考改革更是备受关注。对于这一改革,你有何见解?);高三的没记住…… 答完问题后,老师会对你作出评价并询问你有没有补充的。这时你可以对自己的答案作些补充,也可以对老师的疑问写份短一点的解答。
我的题目是关于大学专业选择的,我是这样回答的:
选择大学的专业时,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爱好,另一个是职业方向。两者缺一不可,只有把这两个方面都兼顾好,才可以选择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专业。 喜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我喜欢经济学,因此我在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所有的科目都是和经济相关的,如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但喜欢并不是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这个专业学习什么。以本校为例,经济学主要学习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这些学科不是我所喜欢的类型。虽然我填报了该志愿,但在入学之后,我发现这不是我理想的学习状态,于是我选择了转专业。后来,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 所以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切勿跟风。毕竟,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