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称呼学院教授?
在多数人的观念中,学生都是称呼学院里的讲师、教授为“老师”的。但“老师”这一称呼不是随便可以用的。在国外一般只用来称正式受聘的职业教师,如大学教授、中学教师、技工及助教。而学院里的研究职员和校外的顾问则不能用“老师”来称呼。
在英、美等国家,对在校大学生的任职教师称Doctor(博士)或Professor(教授),而对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则统称为Tutor(导师)。在德国,大学导师一般分为Hochschullehrer(大学教师)与Praktikumsdozent(实习导师)两种,后者仅仅是辅导学生实践,不具有授课资格。在俄罗斯,大学老师分两类:第一类是教授,即professor,他们对本专业具有特殊的贡献,很多是这些领域的博士。第二类是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研究人员,即conuturer,他们的贡献是传授实践知识。这两类人都被称为教授,但前者是具有教学和授业资格的。
在日本,对大学学系的任课教师有两种称呼:一般只称为先生,如某专攻科教授;如果有头衔则称博士的本名,如宫崎辉彦(博士)。在日本,对不在大学工作的专门家则通称为君(卡由尼洗-寒咳)。
在法国,大学兼任教员有两种:一种是Universitaire,有受薪的学术权力。另一种是Hors-curriculaire,无薪,仅有教学权力。前者才能被称为professeur或enseignant,后者只能称lecteur。
2012年3月,一则女大学生发帖求助,称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姚伟斌对学生进行恐吓、敲诈,并索要巨额钱财。但直到事件发酵、舆论倒逼,上海复旦大学才正式给予姚伟斌降级及其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的处分。
在2012年5月26日下午的复旦大学通报处理决定会议上,曾有这样的一幕:当复旦大学校长陈晓漫谈及“姚伟斌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他的行为非常恶劣”时,姚伟斌突然起身发言。他陈述了自己的辩护理由,并称 “如果受到不白的待遇,只有一死以明志”。随后,他走出会议室,跳楼身亡。
这不仅仅是复旦大学的损失,而且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损失。在近代历史上,中华知识界出了很多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但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学里普遍滋长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大学教育走了校办工厂的路子,“知识生产率”成为衡量教师教课好坏的重要标准。这种重技轻德的导向,严重阻碍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体”已经严重西化,“用”更是只有西用,东用不行。
教授、副教授不是专业技术职称,而是一类教职。在美国,本科阶段没有正式的教师,学校只设graduatefacult(研究生导师);只有master'sdegree(硕士)和firstprofessional(专业本科)以上的学生才受正式教师指导。这些教师叫做professionallecturers。他们中一部分是专门从事教学,另外一些则是同时担任科研工作。在美国,只有PhDdegree(博士)学位者才称Professor(教授)。但某些学校对一些有成就的专家或有特殊贡献的研究人员也予Professor称号,这些人的学术水平实际上只是硕士或博士中期考试的程度。这种称号完全是学校给予的,并不是国家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