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生对留学德国有用吗?

都愿意都愿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德国是欧洲大陆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其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德国汽车、电子、机械、化工等发达国家主要依靠的是高端技术和专业知识,普通工人很少。所以想要到德国读书并申请到奖学金相对是比较难,一般情况下德国只邀请优秀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到德国大学做研究,普通的学生很难得到奖学金,所以一般的留学生都只是半工半读、或者自费留学。而在德国读书的学生的就业前景相对比较乐观,特别是德企对掌握德国本国语言的中国员工十分的渴求。

虽然去德国留学的机会不是太多,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达到去德国留学的目的——德国名校交换生项目。

在德中两国的教育部门之间达成协议,两国的大学可以互相招收师生进行短期访问学习。中国的学生以本科第三年或者硕士第一年具备学历及德语水平者便可申请到德国的高等院校进行半年到一年不等的交流,以增进中德两国的文化和教育交流。

想要得到名校的文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中国的学生,无论是在高考还是考研都没有德国学生那样的自由和宽松。中国学生要从高考的众多考生中“杀出重围”,经过一连串的高考补录、专升本、考研调剂,才有可能获得攻读硕士的机会。并且在上述过程中,可能会牺牲自身的兴趣和爱好,甚至可能丢掉自己的专业,最终走上不归的路。

反观德国学生,他们有严格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入学制度,从小就被灌输科学研究的思想。中学毕业后大多数学生直接进入专科院校学习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单位开始实践工作,两年之后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攻读博士,这一切都是一种计划内的培养模式。

如果德国学生甘愿坐在“温室”里,中国的学生则宁可搏击风雨,在磨练中成长。

中国学生会为能赶得上美国的微软和英特尔而日夜苦读,为了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中国的教育制度在改变——从“专业教学”到“素质教育”,这是西方教育体制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中国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要上更多的课外兴趣班,因为专业不一定就是日后的工作,所以中国的学生比德国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广阔的知识面,对不同的事情有着不同看法的思维方式。而且中国学生一直受到“谦虚”、“毅力”、“忍耐”的优良熏陶,这是德国学生很少具备的素质。

如果将两国的教育制度比做两个相反的物体,那么中国的学生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恰恰就是德国学生所需要加强的。德国的教育制度注重专业教育的特殊本质,教育出来的学生具有超强的耐心和高度专注的思维、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独立的研究能力、清晰深刻的逻辑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要两国的教育方式互相取长补短,那么德国应该把中国的基础教育制度拿来作为培养科学研究的温床,中国可以接受德国专业的教育理念,但是同时应该加强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取长补短之后,两国的教育制度完全可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世界上更多优秀的人才能够通过公平、互信的合作培养出更加出众的精英。

如果中德的名校能够进行本科生、研究生直接招生,实现两校学生的顺利转学和毕业证、奖学金的公平发放,那么中国的大学生就能在国内得到更专业的学习机会,最终成为国际化、专业化的优秀博士和硕士。而中国的高等教育投入就会削减大部分,每个学生需要的费用也比现在的大专、大学压缩训练班少很多。而德国的大学生就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减少了工作出路,或者为了工作而中途放弃学业,德国的科研项目就不会因为没有科研人才而终止,德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就会更强,与中德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两德统一大业也更加有望实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